防災社區是什麼
防災社區為「具有防救災功能,並朝向永續發展」的社區,其概念是基於台灣本土社區的特性,並結合了「耐災社區」、「抗災社區」與「永續社區」的理念所發展出來的。換句話說,一個以社區民眾為主體,經由社區培力(empowerment)的過程來凝聚社區共識與力量,並藉由推動減災、預防的措施,來減少社區的易致災因子、降低災害發生的機會;而當萬一發生災害時,民眾亦能防止災情的擴大、降低災害的損失,並能迅速推動復原、重建工作的社區就可以稱為「防災社區」。
要成為防災社區至少要具備下列三個特性:
要成為防災社區至少要具備下列三個特性:
- 有能力降低災害發生的機會
- 能夠承受災害的衝擊,且降低災害損失
- 在災後可以迅速復原重建,並能持續發展
相關連結:
推動防災社區好處
推動防災社區不但能減少災害發生的機率、降低災害造成的損失,更可以凝聚社區意識;提升社區行動力,營造出安全的生活環境。推動防災社區的好處是:
- 提高危機意識
- 鼓勵參與及學習
- 強化社區行動力
- 增強社區凝聚力
災害防救面向
- 強化民眾危機意識、災害認知與相關知識。
- 減少導致災害的因子,降低災害發生機率。
- 災後能迅速復原,且重建較易重視地方文化與社區特色。
社區面向
- 組織動員、提升社區意識與認同。
- 配合它項社區事務,推動社區營造。
- ‧推動事項能合乎社區條件與需求,較容易被民眾接受。
支援體系面向
- 建立與專業團隊、民間組織或地方政府的互動模式。
- 強化緊急應變能力與自救互救技術。
- 落實、執行各項災害防救工作。
防災社區推動流程各階段說明
防災社區的推動流程整理為下列八個步驟:
【步驟1】啟蒙啟動
【步驟2】社區環境調查
【步驟3】防救災對策討論
【步驟4】防救災組織建立
【步驟5】社區防救災計畫研擬
【步驟6】社區說明與溝通
【步驟7】應變技能的演練
【步驟8】落實、執行、評估
【步驟1】啟蒙啟動
【步驟2】社區環境調查
【步驟3】防救災對策討論
【步驟4】防救災組織建立
【步驟5】社區防救災計畫研擬
【步驟6】社區說明與溝通
【步驟7】應變技能的演練
【步驟8】落實、執行、評估
相關連結:
防災社區成果影片